前不久,本臺播出了《宿遷泗洪52名跨縣求學高材生被重點大學錄取,學籍空白難上大學》的獨家報道,報道播出后引起當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的高度重視。目前,52名學生均拿到了學籍,陸續前往大學報道。
這52名原先錄取在宿遷泗洪縣高級中學的學生三年前擅自跨縣至沭陽縣高級中學、沭陽縣如東高級中學讀書,今年高考成績優秀,多名學生被北京大學、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廈門大學等名校錄取。可意外的是,由于當年未辦理轉學手續,導致現在孩子學籍檔案不全,影響大學入學,學生和家長焦急萬分。
此事經本臺報道之后,引起社會廣泛關注,也引起教育部門的高度重視。8月28號下午,記者聯系上一位學生家長,她正陪同孩子趕往天津市南開大學報道途中:“我們28號出發,29號到校,還在路上。學籍是26號晚上辦好的(上周五晚上?)對對。有點激動,拿到學籍卡心情好高興,因為當時都非常擔心!(家長2)畢業證也答應發了,今天(28號)上午把小孩照片,畢業證信息都交過去了。”
泗洪縣教育局基教科科長沈新良表示,家長和學生確實有錯在先,但教育部門理解家長的心情,也關心孩子的將來,經過與校方的幾番協調之后才有了現在的結果:“一開始肯定不太好解決,因為洪中(泗洪中學)講得也非常有理,家長呢心情可以理解,要這個要那個怕影響孩子上學,情緒有時也非常激動。后來,本著既不影響孩子上學,洪中這邊本著不能違反規定和原則的情況下由(宿遷)市教育局出面協調,才解決了此事。”
《江蘇省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學籍管理規定》中明確,初中畢業生經升學考試合格,并到錄取學校辦理入學手續后,即取得學籍。新生應按時到校報到,辦理入學手續。開學后兩周內不到學校辦理入學手續者,取消其入學資格;該規定中明確,學校不準擅自接收已被其他學校錄取的新生。
泗洪縣高級中學生源流入沭陽的現象已經持續多年。對此,泗洪縣教育局基教科科長沈新良表示,他們將加強監管,并請求宿遷市教育的支持:“應該說沭陽高級中學、沭陽如東中學都存在違規授受學生的行為。但是泗洪中學多次交涉又得不到效果。我想真正要防犯類似事情再次發生,市教育局要承擔起責任來,這樣也會還教育一個良好的公平公正的秩序。”
其實,針對學生違規借讀的行為,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只要加強監管,就可以避免這樣的情況發生,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為了避免再次發生,必須進行嚴格的學籍管理,教育部門必須及時加以監管,要求清退違規借讀的學生,避免出現到了高考才發現學籍沒有,為了保障學生入學權利,不得不向違規行為妥協的問題。有的學校和家長其實也正是看中了這一點,我先借讀,你最后必須給我解決高考入學的問題,結果反過來逼政府部門或原來的學校加以解決,其實這跟當時過程監管不力是有關系的。”
專家還分析,在分區域招生的管理模式下,所有的地區都應該重視學校的辦學質量,而江蘇省經過多年來的基礎教育建設,各地的教學水平已經趨于均衡,所以,家長對于優質教育資源的追求不能盲目跟風,選擇應該更加理性:“基礎教育建設高中的整體辦學情況在江蘇還是不錯的,基本上每一個縣都有不錯的高中,家中選擇在當地的高中入學其實也是可以讓自己的孩子能夠進入更好的大學的,包括泗洪中學在生源流失之前其實每年都有進北大和清華的學生。”
江蘇新聞廣播(南京地區FM93.7)朱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