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題字
今天說到的這個博物館,和即將到來的暑期三大神劇中的兩部有關(guān),哪三大神劇呢,《新白娘子傳奇》、《紅樓夢》、《西游記》,這三部劇堪稱暑假規(guī)定動作。因為《新白娘子傳奇》,有人專門拜訪此地,看到熟悉的白府回廊、假山,不禁感嘆,不求時間里相逢,但求空間上相遇。這個空間就是今天我們要說的:南京瞻園。六百年的園林,與昆曲同歲,是南京僅存的兩座明清古典園林之一。這里不僅是98版白娘子傳奇白府的取景地、87版《紅樓夢》的取景地、還是吳敬梓《儒林外史》里第五十三回里濃墨重彩描寫的賞雪地、金庸《碧血劍》里的魏國公府。“國公”是明朝大臣中最高的爵位。魏國公指的是大明開國功臣徐達,很多人了解瞻園是從魏國公府開始的。
【很多人知道瞻園是朱元璋稱帝后賜給功臣徐達的官邸。卻不知贈送前,徐達差點引來殺身之禍。】
瞻園是朱元璋稱帝后,論功行賞賜給徐達的官邸。朱元璋稱帝后,私下雖然與徐達稱兄道弟,恩寵有加,但他生性多疑。一天,他邀請徐達去他家里喝酒,灌醉徐達后,命人將徐達抬到自己臥室休息,徐達醒來大驚失色,連呼自己犯下了死罪。朱元璋見狀,這才安心贈徐達瞻園,給他安度晚年。
贈送的瞻園有多大?據(jù)記載,東至大四福巷,西鄰中華路,北起建康路,南到長樂路,面積約5萬平方米,是現(xiàn)在瞻園的3倍多,堪稱當年南京城南規(guī)模最大的一處建筑。按目前南京的房價,徐達算是南京城內(nèi)土豪級的業(yè)主了。
在眾多瞻園的來訪者里,有兩位訪客最重要,一位讓瞻園名噪京城,成為“金陵第一園”;另一位讓瞻園成為了我國唯一的太平天國歷史講述地。
第一位是乾隆皇帝,他兩次游覽瞻園,取蘇東坡“瞻望玉堂,如在天上”之意,題寫“瞻園”,現(xiàn)在園門上的匾額“瞻園”二字就出自乾隆親筆。當年他覺得寫匾額、寫情詩還不夠表達對瞻園的喜愛之情,回京后就命人在園明園仿瞻園而建“如園”。如園就是“如同瞻園”的意思,遺憾的是,如園早就不復存在了。當年乾隆帝的確是喜好把南方工匠招到京城造園,如:圓明園還仿照了蘇州的“獅子林”、承德避暑山莊的小金山仿照了鎮(zhèn)江的金山。北方園林講究帝王氣派,難脫四合院模式,江南人善于“螺螄殼里做道場”,拿“借景”來說,據(jù)說當年在瞻園里散步,抬頭便看到東南方向的大報恩寺塔。但我們沒有眼福,此后的瞻園一直處于夾縫中求生存的園林,“金陵第一園”的勝景,只能在清代畫家袁江繪制的《瞻園圖》上領(lǐng)略。乾隆爺再也想不到的是,瞻園還會被再次克隆進京。2013年5月第九屆中國(北京)國際園林博覽會上,瞻園又一次復制進京,成為江蘇展區(qū)的亮點。
【他只在瞻園住了三天,卻改寫了瞻園的歷史,他是誰。張藝謀電影里的瞻園盛景,又為何遭到瞻園研究員的一口否定。】
園林藝術(shù),是古人用才智親近自然,而歷史又給園林藝術(shù)留下神秘光暈。瞻園歷史上另一位重要訪客是太平天國時期東王楊秀清,他只在瞻園做了三天的租客,卻改寫了瞻園的歷史,至今很多人管瞻園叫東王府。后來考證,瞻園竟然是東王楊秀清在南京唯一的一處居住遺跡,這讓瞻園成為我國唯一講述太平天國歷史的博物館,一半硝煙一半美景,館園合璧的園林。
古代的園林,需有名貴的石頭、石峰,才能稱得上名園。瞻園是著名的假山園,假山奇巧堆疊,引來山水畫意,水下錦鯉特別大,讓人瞬間想起《舌尖上的中國》里那句解說詞:過去江南一帶的達官貴人沒什么其他事,就喜歡攀比家里廚子的手藝和擺弄自家的園林。每個石頭根據(jù)先天的形狀、后天的擺放,石頭的主人給起個名,比如,園里的“雪浪石”,就是北宋著名文學家蘇東坡的心頭好。蘇東坡得到這塊石頭后,很會玩,用一個大盆盛之,激水其上,石間奔浪,喚作:雪浪石。再比如園里的倚云峰,它是癡迷奇花異石的宋徽宗皇帝的花石綱遺物,以其形似朵朵白云互相依偎,取名倚云。經(jīng)歷百年滄桑,如今雪浪、倚云、仙人、友松等像老朋友一樣守著百年瞻園。當然歲月也給他們留下“勛章”,拿倚云峰來說,國民政府統(tǒng)治時期,倚云就曾作為槍靶被人進行實彈練習,如今細看周身都有彈痕,令人唏噓萬分。這里提到張藝謀的電影《金陵十三釵》,電影里這樣唱瞻園:瞻園里堂闊宇深深,“白鷺洲”水漣漣世外桃源。據(jù)瞻園研究人員介紹,民國時期的瞻園已淪為國民黨特務(wù)機構(gòu)辦公處,普通百姓很難進入,平面圖中也僅有一堂兩池兩山三亭,所以電影里瞻園的橋段并不屬實。
如果說昆曲是流動的園林,那么園林就是凝固的昆曲。六百年的瞻園,靜妙堂以北的園路,遇上雨天,可行走享受雨打芭蕉的聽覺效果;以南有涼亭可坐,古人的亭與“停止”的“停”字相通,提示這里合適小坐靜觀;東側(cè)百年紫藤,每年六月開花,那些關(guān)于花木與建筑的美詞:花間隱榭、栽梅繞屋、插柳沿堤,都可在瞻園盡情體會。每個逛瞻園的人都會發(fā)出這樣的感嘆,南京也有不錯的園林,南京人可以好好驕傲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