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省環保廳廳長陳蒙蒙走進《政風熱線》直播室時,金壇聽眾蔣先生反映,指前鎮王母觀村有一個養豬場,鄰近居民區,亂排糞水。省環保廳信訪辦和省環境監察總隊前去調查,發現當地兩戶在房前屋后有三處圈養點,有豬四百多頭,設施簡陋,糞便有露天堆放現象,糞水有向附近河流直排的跡象。當地環保部門立案處理,鎮政府承諾一周之內拆掉養豬場。
指前鎮位于常州金壇區的南面,長蕩湖的西邊,調查人員到達指前鎮王母觀村三百畝自然村,這里住戶還不太集中,一下車豬糞臭味就撲面而來。養殖戶周某家有兩處圈養點,低矮的瓦屋,磚墻隔成一個個豬舍。一處在他家魚塘邊上,有簡易的化糞池,但他說糞水會流到魚塘里。
“這時一百多頭。那邊流到化糞池里,挑了澆菜。(你看不是有洞嗎?)這個洞,我們的魚塘,放點肥水給魚。”
周某的另一處圈養點在他家房子隔壁,靠近旁邊光榮河河堤,不僅氣味難聞,在河堤一側還有豬圈的出糞口,直接堆放在外面。調查人員到光榮河堤上察看,他家豬圈有一個暗溝通到了河里,有污水正在往河里排。
“(有洞往外排?)有點漏…看到了…把這及時清理掉。”
周某家一共養了320頭,另一戶肖某家養了110頭。肖某也是住宅旁邊靠河堤建的豬圈,調查人員看到他家的化糞池與河堤上原有大涵洞是連通著的,涵洞口有污物,河堤上也鋪有豬糞。
“(這不是你家往外排的嗎?)漏水,主要是水。(這個化糞池是你家的,正好連著涵洞。)”
肖某家的豬圈在他家宅基地邊上,而周某也說用的是他家老房子的地兒。
“是我家的老房子改造的,養養豬吧。”
指前鎮鎮長姜經華說,禽畜養殖戶積極配合政府搬遷和整治的,鎮里有相應補貼。
“我們政府將對豬舍全部進行拆除,這個禮拜內吧。(他這個用地還有問題?)私搭亂建,沒有合法手續。拆掉以后,光榮河河堤加固,土地復墾。原來是村前屋后的村地,自留地,不是良田。”
當天養殖戶已經將大點的肉豬運到了肉聯廠。
500頭以上的規模養豬場需要辦理環評手續,需要配建畜禽糞便處置設施。像這種小型養豬場如果直排糞水,可以依照水污染防治法進行處罰。金壇環保監察大隊副大隊長王作海:“(后來檢查不是存在偷排嗎?)我們已經立案了。”
我省近期實施了263專項行動方案,“六治”其中一項是治理畜禽養殖污染。小型養豬場無法上馬豬糞干濕分離等工業化處置設備,地方相關部門可以引導實施成本低廉的生物發酵處置法,至少不能直排糞水到河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