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聽眾夏女士向《政風熱線》節目反映,她醫保參保地在南京,退休后到蘇州異地就醫,幾個月前她去門診掛號發現,蘇州中醫院掛慢性病門診普通號15元,原本自費部分只要交3元多錢,可是卻收了她8.3元。她去問蘇州社保局,該局稱南京社保局多扣錢了,可是南京社保局沒有給出明確的答復,她不明白自付部分怎么突然就上漲了呢?
聽眾夏女士是一名慢性病患者,退休后她到蘇州與家人團聚養老,幾年前我省開通省內異地醫保方便了她看病,她很快就通過南京社保局和蘇州社保局辦好了在蘇州的異地就醫手續,可是最近細心的她發現,掛號費自費比例高了不少。
“我掛的是普通號,從2017年九月份開始,15塊錢自己要交8塊3了,問了蘇州社保局,蘇州社保局說是南京社保局(的事),問了南京社保局它也沒有什么答復,我也不懂,我應該享受的是南京的待遇,我為什么要交8塊3毛錢呢?”
記者了解,省內不同城市之間醫保報銷政策不同,以慢性病門診普通掛號費為例,南京規定15元中的70%由統籌賬戶支付,個人自付比例為3.75元,而蘇州則是采取掛號費、診查費等打包支付,沒有單列這項費用,而異地就醫報銷標準是,醫保在哪個城市就按照哪個城市標準執行,因此夏女士應該按照南京標準報銷。那么為何夏女士的自付比例高了呢?南京醫保中心調出數據逐一梳理后終于找到原因。
南京市社保中心醫保部部長黃漢明:那么其中有一個門診診查費大概有7筆,前面的三筆計算報銷是正確的,后面確實有誤,那么經過我們工程師后臺的排查呢,就是因為公立醫院改革因素導致程序調整中整條項目受到關聯影響,所以后面結果就產生計算有誤。
排查中工作人員發現,四次門診檢查費中有三次多扣4.5元總計13.5元,還有一次為蘇州、南京在診療項目名稱上不一致多收了9元錢。11月1號,總計22.5元退費轉入夏女士的銀行卡。
記者了解,在南京參加異地就醫的比例占全省異地就醫總人數的70%左右。江蘇省醫療基金管理中心副主任張蔚表示,他們會協同南京市進一步排查,發現問題及時退費,同時要求全省各地診療名稱與省里要求一致,避免省內異地就醫費用結算出現類似問題。
“目前南京市社保中心已經安排工程師進行修改,修改完了之后還要進行全面的測試,就是與各個市結算的測試,我們想呢爭取十天之內,完成修改和測試工作。省里面發了標準庫,全省各個地方的數據庫都要與省里數據庫一模一樣才行,所以我們通過這個也促進我們進一步加強我們的基礎工作。”
江蘇臺記者 孫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