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大家都很關心,風險預警監測是及時有效發現風險隱患和開展科學監管的重要措施。我省在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預警監測方面有哪些具體措施?
答: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預警監測,是實現農產品質量安全科學管理的需要,也是農業部門依法履行監管職責、及時發現和消除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隱患的需求。我省主要采取了三個方面的措施。
(1)、扎實做好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一是例行監測,監測范圍擴大到全省13個設區市和67個農業縣(市、區)。二是風險預警監測,針對重要農產品和高風險農產品,每年選擇近二十種產品開展專項風險預警監測,目的是找到問題癥結,尋求解決的技術途徑。三是監督抽查,除在重要時段,全省統一部署開展監督抽查外,針對例行監測和風險預警監測過程中發現的高危問題,及時發布預警信息,要求市縣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跟進開展監督抽查,對違法行為始終保持高壓態勢。
(2)、全面開展專項整治。針對農產品質量安全領域的突出問題,在全省范圍開展了農藥及農藥使用、“瘦肉精”、生鮮乳違禁物質、獸用抗菌藥、畜禽屠宰、農資打假等專項整治活動。
(3)、建立日常巡查工作機制。我們要求各基層監管站對轄區內農產品生產及農資經營單位全面開展巡查檢查,年不少于12次,對重點監管對象的巡查要實現全覆蓋,及時掌握巡查對象的基本情況。目前,我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信息系統平臺已投入運行,全省各地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建立了日常巡查制度,日常巡查痕跡化、信息化全面推開,將日常巡查工作納入對各區縣的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績效考核內容,推動日常巡查工作的常態化、制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