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助力江蘇省非遺傳承發展,8月28日,由江蘇省文化和旅游廳指導,字節跳動公益主辦的“江蘇省非遺發展共創營”在江蘇南京舉行。活動中,@焦綠兒、@李家清晨等35組抖音創作者,與江蘇本地48位非遺傳承人對接交流非遺傳播經驗,并達成50項內容合作意向。
據了解,江蘇站是字節跳動公益“非遺發展共創營”的第六站,字節跳動企業社會責任部相關負責人表示:“非遺發展共創營”通過邀請抖音創作者、非遺傳承人、非遺企業,建立學習和資源對接平臺的方式,分享非遺傳播推廣方法,撮合創作者與非遺項目的合作,產出優質內容,此次活動落地江蘇,希望能為江蘇重點非遺資源的傳播和推廣輸出可落地的方案。
抖音非遺創作者@焦綠兒在活動現場分享
江蘇省坐擁千年文明積淀,歷史底蘊深厚,南京云錦、秦淮燈會、蘇北大鼓、東海水晶等多項非遺技藝璀璨奪目。為助力江蘇省非遺的線上傳播,活動邀約了多位經驗豐富的非遺傳承人、非遺創作者上臺分享。抖音創作者@小萬姑娘 運營負責人李思憶認為,非遺傳播既要注重非遺本身的歷史挖掘,又要善于發現非遺傳承人身上的故事,要結合不同非遺項目的現狀,制定具體的傳播策略。此前,@小萬姑娘 在抖音發布的邵陽布袋戲視頻獲得超248萬點贊,帶動非遺傳承人劉永安的抖音粉絲數量從19人漲到30多萬。
對如何借助抖音更好地發揮非遺市場價值,蘇扇國家級非遺傳承人@盛春有著親身體會。她從一家非遺企業的視角,分享了自家的扇子工廠從虧損到轉戰抖音的轉型經驗,涵蓋直播搭建、矩陣賬號運營、店鋪經營、發貨、售后、達人合作等多方面。她表示,抖音的流量基礎、年輕化的用戶群體、興趣愛好推薦等特性,有利于非遺實現市場價值轉化。
活動場地還設置了非遺展位,邀請非遺傳承人展示技藝及作品,促進非遺傳承人與創作者進行相互了解。南京云錦織造技藝、南京金箔鍛制技藝、絨花制作技藝、杖頭木偶戲、宜興紫砂陶制作技藝等非遺項目吸引了大批抖音非遺創作者的關注。在合作對接環節,創作者針對感興趣的非遺項目達成合作意向和拍攝計劃,視頻完成上線時將獲得公益流量扶持。
據悉,字節跳動公益“非遺發展共創營”是“抖音非遺計劃”的一部分,本次活動前已在浙江省、湖南省、四川省、山東省、安徽省落地5期,共邀請133組創作者與237位非遺傳承人開展資源對接,并成功撮合133項非遺項目的傳播共創。
相關負責人介紹,“抖音非遺計劃”發起于2024年10月,聚焦人才、傳播、市場三大方向,助力非遺更好地連接現代生活,推動非遺實現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抖音2025非遺數據報告》顯示,過去一年,抖音上分享非遺體驗的網友達1400萬,日均非遺直播場次達6.5萬場,非遺相關短視頻總播放量達7499億次。